欢迎访问潮州市枫溪人民检察院!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
时间:2017-12-1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

 

——枫溪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亲和力,推进新时期检察工作健康发展。128日上午,枫溪检察院积极响应上级院工作部署,主动邀请部分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检察院参观交流,视察检察工作。区人大、统战部等单位的领导同志也应邀参加活动。

 

枫溪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林文安主持活动,并代表全院干警热烈欢迎各位嘉宾视察枫溪检察工作。

 

1、走访检察业务部门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视察了枫溪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档案室等科室,详细了解各项检察业务工作,并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与各科室检察干警展开深入交流。

 

2、开展座谈、交流

 

枫溪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泽浩简要介绍了检察机关的职能和今年以来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情况。枫溪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依法打击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经济秩序等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查处职务犯罪,注重加强证据审查,准确适用法律,切实保障人权,着力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3、代表、委员评议

座谈会上,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认真听取枫溪检察院工作报告,并就报告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经过充分评议,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肯定枫溪检察今年以来取得的成绩,认为枫溪检察在新形势下能够秉承“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

4、代表、委员声音

座谈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检察工作的直观认识,还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潮州市人大代表、枫溪区詹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詹爱平:

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枫溪检察院在司法责任制改革以来,在队伍建设和规范司法行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枫溪区政协委员、枫溪瓷都实验幼儿园园长杨卫玲:

枫溪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工作具体务实,有助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检察工作,有助于彰显司法公正,并建议检察机关继续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潮州市政协委员、枫溪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洁华:

此次活动,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建立了很好的途径,建议检察机关深化典型案件法制宣传,深入研究,继续加大打击力度,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赞许此次活动,促进了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座谈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就检察机关检务公开、加强检察干警队伍建设和典型案例的法制宣传教育等事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枫溪区委统战部部长蔡泰钦:

参加此次活动,充分感受到枫溪检察院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出检察机关的公正司法,并建议检察机关借助典型案例在群众中深化法制宣传和教育,切实帮助群众增强法制意识、保护群众切身利益。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枫溪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英隆表示:“感谢枫溪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这体现了枫溪检察院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上形式新、内容实、效果好,并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大对信息化条件下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自身装备建设力度、加大工作成效宣传力度,为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同时,区人大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和帮助检察机关的工作。”

 

枫溪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林文安全程陪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并在座谈中与大家深入交流,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长期以来对枫溪检察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积极梳理吸收。

近年来,枫溪检察院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契机,以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司法质效为抓手,围绕上级检察机关要求,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从严治检、素质建检、科技强检,全院队伍建设、工作质效均保持良好上升势头。今后,枫溪检察院将更加积极开展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同时,将继续遵循有关规定,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普通刑事案件、侵害民生民利的典型案件,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检察新媒体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潮州市枫溪人民检察院
地址:潮州市枫溪区新风路 电话:07682973056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